深圳大学总医院与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成立肺癌早筛专科联盟,联手数坤AI阻击肺癌

生态合作 2022年 05月 26日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为进一步提升肺癌生存率,提升当地医院早筛早诊早治能力,近日,深圳大学总医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成立放射专科联盟暨肺癌早筛合作基地,双方将借助数坤肺癌早筛AI一站式解决方案,面向深、桂民众开展肺癌早筛项目;并借助互联网手段,通过与大湾区的医院开展人员培训、技术合作,不断提升广西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安全、优效、高质、经济、便利的健康服务。这也是以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为契机,主动服务大湾区建设,推动广西医疗机构与大湾区医疗机构合作的重要举措。


深圳大学总医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吴光耀教授

放射科副主任吴若岱教授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院长吴家恩

副院长李柏均为基地揭牌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院长吴家恩、副院长李柏均、影像科主任刘德樟,呼吸科、胸外科、体检科等相关专家,深圳大学总医院放射科主任吴光耀及专家团,数坤科技代表参加本次肺癌专科联盟成立大会。


深圳大学总医院放射科主任吴光耀介绍,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目前提高肺癌治愈率的唯一有效方法,而放射专科联盟的工作重点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学术引领等方面。此次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成立贺州市首家放射专科联盟暨肺癌早筛基地,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际践行,希望以此为平台,推动广西贺州市肺癌早防早治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刘德樟表示,与深圳大学总医院成立放射专科联盟暨肺癌早筛合作基地,将在新的平台上促进双方医院开展更广泛的业务合作,实现远程疑难病例会诊、人才培养、科研协作等优质医疗资源共享,还将借助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联合的解决方案,为当地人民提供准确、高效的肺癌早筛医疗服务。希望在深圳大学总医院的指导下,医院医学影像科能进一步加强专科建设,深化优质服务内涵,更好地为广大患者做好医疗保障服务。


深圳大学总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

数坤科技的工作人员们合影


肺癌是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在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数约457万,肺癌病例数为82万,相当于每100个新发癌症病例中,就有18人是肺癌。2020年,约有300万中国人因癌症而死亡,因肺癌死亡人数约有71万。《健康中国行动(2019年—2030年)——癌症防治行动》提出,到2030年总体癌症生存率不低于46.6%。


本次专科联盟的成立,旨在借助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技术,为患者早筛早诊早治,实现健康中国远期目标。


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早期肺癌(原位癌和ⅠA期肺癌),通过影像学的胸部CT扫描发现,并尽早进入治疗阶段,患者10年存活率可高达90%。然而,早期肺癌直径多在1cm之内,通常隐匿无症。客观上,肺结节鉴别诊断相当难。肺结节种类很多,各类肺结节表现十分相似,区别它们很不容易,结节越小,诊断越难。这就给工作量巨大的影像科医生带来巨大工作负荷,且易造成高误诊率。


深圳大学总医院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将采用数坤肺结节AI的肺癌筛查一站式解决方案,为高危人群提供肺癌筛查的可靠检查手段。数坤肺结节AI可以快速阅读患者的胸部CT片,将可疑部位进行自动标注,自动检测出结节密度、大小等相关信息,精确定位结节位置、判断结节的类型,并一键生成报告,相当于医生的第二双眼睛。肺结节AI系统基于临床权威指南和专家共识,对肺结节的辨识率高达95%以上,并在前不久取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三类医疗器械证书。


深圳大学总医院放射科主任吴光耀教授还介绍,近年来,基于AI技术的肺癌筛查方案已经在国内许多医院开展工作,其作用也日益为影像及临床医生认可。肺结节AI的应用,提升了医生的阅片效率和诊断准确率,大大地减少了漏诊和误诊,对于提升各级医院的肺癌早筛早诊能力,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此外,AI学习了全国大三甲专家经验,下沉到基层医院,对于解决基层医院人才短缺,缓解医疗资源不足,提供了有效的方案。